Plan(計畫):一切的源頭,方向的規劃。
道:天地的根本,萬物的起源。
聯想:計畫是「尋道」,要順應自然法則與大勢,而不是人為強行。
👉 就像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」。
Do(執行):讓計畫落地,進入具體實踐。
道德經:不只是哲理,而是「實踐智慧」的經典。
聯想:執行是「依經而行」,把理念落實到行為,像道德經強調「無為而治」、「上善若水」,在行動中體現規律。
Check(檢查/檢視):反思、驗證、檢討執行是否符合計畫。
德道經(另一版本的老子經典排序):把「德」放在「道」之前,重視「反思德行是否合道」。
聯想:檢查是一種「返觀自省」,就像德道經提醒人「觀德是否合於道」。
👉 檢查的目的不是挑錯,而是「校準」,讓行動回到道的軌跡。
Act(改善/行動):修正不足,將有效方法制度化。
道德宮:象徵一個「承載、歸藏、孕育」的殿堂,把經驗化為智慧,守護並孕育新一輪的道。
聯想:改善就是「入宮藏道」,把檢討後的收穫沉澱下來,成為新的起點。
Plan(道) → Do(道德經) → Check(德道經) → Act(道德宮)
就像一個 哲學–實踐–反思–歸藏 的大循環:
道:起源,確立方向。
道德經:行動,依經而行。
德道經:檢視,返觀德與道的契合。
道德宮:歸藏,把經驗沉澱,孕育下一輪的「道」。
🌱 這樣看,PDCA 就像是一個「現代管理版的修道循環」:
計畫:尋道
執行:行德
檢查:返照
改善:歸宮